進入夏至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白天氣溫一般都在30攝氏度以上,部分地區氣溫甚至到38攝氏度。
中醫認為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精神方面,要保持神清氣爽,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郁。起居調養方面,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天氣炎熱,平時注意暑易傷氣。如出汗太多則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等。多飲涼開水,以補汗液造成的水分丟失太過。鍛煉則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
飲食調養方面,夏天人們容易心火過旺,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于削減心火。因為這段時期出汗較多,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因為人體實際處于外熱內寒的狀態,所以冷食不宜多吃,多食則傷脾胃,會引起吐瀉。此時應食西瓜、綠豆湯、烏梅等解渴消暑。食療有荷葉茯苓、涼拌萵筍等,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補虛損,益脾胃的功效。多食面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面條中含有人體必須的大量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1、B2、B3等。
人們還要注意防心臟病。中醫所說的心與現代醫學的心臟是不一樣的,西醫認為心臟是循環系統的重要臟器,推動血液流動,將氧和營養物質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醫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于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也就是說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心有關。在中醫認為,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在夏季,心陽最為旺盛,同時也提醒人們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保養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