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咸、寒平、無毒。
【歸經】入肺、大腸。
【功效】清熱利尿,益氣寬中,消脹散血。
【主治】大便下血,白濁,白帶,乳少;外用燒燙傷,下肢潰瘍。
【說明】豆制品的種類較多,豆腐、豆漿、豆腐皮、豆腐渣,腐醬鍋粑等均可作藥用。現代科學分析證明,豆腐的營養和牛奶差不多,豆腐味道鮮美,不僅可以佐餐食用,且藥用價值亦頗高。豆腐用石膏或鹵水點成,含鐵、鈣和鎂鹽較多,以小兒骨骼與牙齒生長有特殊意義;而鎂鹽對心肌有保護作用,故適合于冠心病患者食用。豆腐中的谷固醇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據報道,日本婦女以吃豆腐來代替吃飯,進行減肥健美。另外,豆腐中植物蛋白量豐富而且質量好,含糖也較少,最適合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食用。可以說,豆腐是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的有益食品。但由于豆腐含嘌呤較多,因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不宜吃豆腐。
【家庭常用豆腐食療方精選】
1、豆腐250克,鯽魚兩條,煮湯食用,在小兒麻疹出齊時清熱用。
2、豆腐500克,炒王不留行30克,煮湯,喝湯食豆腐,治產后乳少。
3、豆腐500克,麥芽糖60克,生蘿卜汁一杯,混和煮開,一日兩次分食,治支氣管哮喘。
4、豆腐500克,紅糖60克,煮湯食,治吐血(胃出血),白濁,便血(解黑大便)等癥。
5、豆腐500克,黃瓜250克,煮湯代茶飲,治小兒夏季發燒不退,口渴飲水多。
6、鮮豆腐、白糖量,共搗爛調勻敷患處,治燒燙傷。
7、先將患處用淡鹽水或濃茶水洗干凈,將豆腐渣敷患處,每天換一次,治下肢潰瘍。
8、豆腐渣500克,花椒30克,放鍋內同炒,趁熱敷患處,治臁瘡。
9、豆腐鍋粑250克左右,加水煮湯食,治盜汗。
10、鮮豆腐用醋煎食之,治久痢不止。
11、豆腐、絲瓜(帶瓤)各250克備用,香菇15克,豬腳1只,同煮至熟爛時,再放入絲瓜、豆腐同煮,加入食鹽生姜適量調味食用。一日分三次食用,治產后乳少。
12、豆腐300克,紅糖100克,煮熟后,加入糯米酒50-100克即可食用。連服5日,治產后乳少。
13、豆腐、羊肉、蝦、生姜、香蔥各適量,同煮熟后加入食鹽調味食用,適用于氣血不足脾腎陽虛、陽痿,遺精等癥。
14、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姜15克,適量食鹽調味食用,適用于月經不調、脾胃虛寒。
15、天冬、麥冬、百部各15克,水煎去渣取藥汁,加入豆腐500克煮熟食用,每日一次,治肺痿、肺癰。
16、煮食豆腐可解旅行或遷移新居所引起的水土不服、嘔吐癥狀。
17、豆腐渣炒焦研細,每次5克,一日兩次,用紅糖開水送服,治大便下血、長期不愈。
18、豆腐鍋粑60克,豆腐皮一張,雞蛋一個,白糖適量,加水煮熟食,每日一碗,早晨空腹服下,治婦女產后惡露,淋漓不凈,腰酸,白帶。
19、豆腐皮燒存性,研細末,用香油調和涂患處,一日兩次,治小兒遍身瘡癢及過敏性皮炎。
20、蔥白淡豆鼓煮豆腐:豆腐500克,與淡豆鼓10-15克同煮,放入蔥白(連根須)5根,略煮片刻,乘熱服食,服后蓋被發汗。有發汗解表,利尿化痰,寬中除煩作用。適用于外感風寒,傷風鼻塞,小便不暢,咳嗽痰多等癥。
21、豆腐石膏湯:生石膏50-80克,水煎一小時,去渣,加入豆腐200克,食鹽少許調味,煮熟食用。有清肺熱,降胃火、解毒,潤燥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痰多稠黃,胃熱牙痛,口瘡,咽喉炎,鼻衄,暑熱煩渴等癥。
22、炒豆腐皮:豆腐皮一張,清水泡發,切絲,用植物油煸炒,加入適量食鹽、香蔥食用。有止汗作用,適用于多汗,自汗,盜汗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