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痂病的預測:A.C.B OO SHICIZ等(1977)在薩哈林(Ca、xalxll)省條件中完成了病害危害性預測試驗。他們查明,在塊莖集約形成期(7月中、下旬)的土壤溫度和塊莖的感染數量之間存在著正相關。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系數:7月中旬為0.93,下旬為 0.9l。溫度和病害發展之間也觀察出有關類似的關系; 7月中旬為0.998, 7月下旬為 0.979。降雨量和瘡痂病危害之間也觀察出有同樣的相關關系,但相關系數比較低(0.50 —0.72)。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再利用回舊分析完成了病害發展可能性的計算。
為此獲得了以下的公式:
Y=A十BXl十CX2
其中 Y一塊莖感染的數量,即病害發展的程度;
A一數學模型中的常數(在模型中不包括決定影響因子的有效指數值);
Xl一溫度,℃;
X2一降雨量,毫米;
B和C一回歸系數。
由于比較了1970一1974瘡痂病實際危害性和計算的結果,查明了根據病害發展誤差的近似值為1.14—4.61%,數目眾多的決定系數為0.982—0.998。于1976年在薩哈林綜合農業試驗站和薩哈林省“共青團員”國營農場瘡痂病危害性預測方法的試驗表明,根據7月下旬氣象條件的資料,麥斯特紅品種有病塊莖理論值為28.4%,而實際病害發展為31%。這些指標實際上在薩哈林綜合農業試驗站相應為34.2%和30.1%,而在“共青團員”國營農場相應為32.2%和24.7%。
侵染源:感染的土壤和種植的病薯是瘡痂病的侵染源,C.T.Ey6e xxos(1970)查明,在l克于土中有能力產生1百萬個放線菌菌落,其中的27%是瘡痂病病原體。在無菌的土壤中種植瘡痂病或感染的材料,新薯有50%被感染(3.H.Xan e e 2a, 1963)。根據C.M.Tyneu esH(1973)的資料,被感染的塊莖種植在無菌的土壤中新薯有l00% 被感染,在某種情況下健康的塊莖只有30.7%,這取決于瘡痂病病原體在塊莖表面傳染開始的時間。所以,土壤傳染比種薯傳新薯塊多3倍。而威嚴(Ma3xec?Hx)品種分別等于l 5.5%、15.2%和13.5%。
瘡痂病的鑒定:有關瘡痂病在誘發的條件下進行抗病鑒定是很方便的。在蘇聯的全蘇作物栽培研究所馬依科普(Maxon)試驗站在新開墾的地上創造了誘發環境。為了更好的發現比較抗病的樣本在種植時每穴內放滿帶有瘡痂病潰瘍的薯皮。也可采用含有大量真菌孢子的懸浮液對植株的地下器官噴霧。只有正在生長的塊莖才能被瘡痂病感染。通常是當最大塊莖在進行感染前直徑達3厘米時進行感染。經過7—10天病害始發癥狀就表現出來,這些癥狀經過2—3周表現得更清楚。有時候把植株培育在專門結構的容器里,就有可能觀察出匍匐莖和塊莖的形成, 以便選擇感病的最佳的時間(Hoox e r,1950;foM aH, 1954)。
圖2 瘡痂病對塊莖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威嚴品種)。
1,健康的塊莖(O級); 3.塊莖上多于5個潰瘍,這些潰瘍占塊莖表面未超過1/2(2級); 2.塊莖表面上達5個潰瘍(1級); 4.瘡痂病的瘍潰占塊莖表面超過1/2以上(3級)。
H.T.Wi e r s em a(1969)提出在溫室的條件下塊莖對瘡痂病抗性試驗的完善感病方法。同時特別注意種有植株的盆缽里侵染土壤潮濕的方法,從這里找出在潮濕的土壤里塊莖上瘡痂病病斑形成比較少的植株。所以,在溫室里采用這種方式灌溉植株,為的是在塊莖形成期間上層土是干的,而下層土是潮濕的。采用這種試驗方法甚至抗病品種也會被感染。這種方法最適用于分離抗病類型,但是對于查明易感品種感病性程度一般不采用這種方法。
為此獲得了以下的公式:
Y=A十BXl十CX2
其中 Y一塊莖感染的數量,即病害發展的程度;
A一數學模型中的常數(在模型中不包括決定影響因子的有效指數值);
Xl一溫度,℃;
X2一降雨量,毫米;
B和C一回歸系數。
由于比較了1970一1974瘡痂病實際危害性和計算的結果,查明了根據病害發展誤差的近似值為1.14—4.61%,數目眾多的決定系數為0.982—0.998。于1976年在薩哈林綜合農業試驗站和薩哈林省“共青團員”國營農場瘡痂病危害性預測方法的試驗表明,根據7月下旬氣象條件的資料,麥斯特紅品種有病塊莖理論值為28.4%,而實際病害發展為31%。這些指標實際上在薩哈林綜合農業試驗站相應為34.2%和30.1%,而在“共青團員”國營農場相應為32.2%和24.7%。
侵染源:感染的土壤和種植的病薯是瘡痂病的侵染源,C.T.Ey6e xxos(1970)查明,在l克于土中有能力產生1百萬個放線菌菌落,其中的27%是瘡痂病病原體。在無菌的土壤中種植瘡痂病或感染的材料,新薯有50%被感染(3.H.Xan e e 2a, 1963)。根據C.M.Tyneu esH(1973)的資料,被感染的塊莖種植在無菌的土壤中新薯有l00% 被感染,在某種情況下健康的塊莖只有30.7%,這取決于瘡痂病病原體在塊莖表面傳染開始的時間。所以,土壤傳染比種薯傳新薯塊多3倍。而威嚴(Ma3xec?Hx)品種分別等于l 5.5%、15.2%和13.5%。
瘡痂病的鑒定:有關瘡痂病在誘發的條件下進行抗病鑒定是很方便的。在蘇聯的全蘇作物栽培研究所馬依科普(Maxon)試驗站在新開墾的地上創造了誘發環境。為了更好的發現比較抗病的樣本在種植時每穴內放滿帶有瘡痂病潰瘍的薯皮。也可采用含有大量真菌孢子的懸浮液對植株的地下器官噴霧。只有正在生長的塊莖才能被瘡痂病感染。通常是當最大塊莖在進行感染前直徑達3厘米時進行感染。經過7—10天病害始發癥狀就表現出來,這些癥狀經過2—3周表現得更清楚。有時候把植株培育在專門結構的容器里,就有可能觀察出匍匐莖和塊莖的形成, 以便選擇感病的最佳的時間(Hoox e r,1950;foM aH, 1954)。
圖2 瘡痂病對塊莖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威嚴品種)。
1,健康的塊莖(O級); 3.塊莖上多于5個潰瘍,這些潰瘍占塊莖表面未超過1/2(2級); 2.塊莖表面上達5個潰瘍(1級); 4.瘡痂病的瘍潰占塊莖表面超過1/2以上(3級)。
H.T.Wi e r s em a(1969)提出在溫室的條件下塊莖對瘡痂病抗性試驗的完善感病方法。同時特別注意種有植株的盆缽里侵染土壤潮濕的方法,從這里找出在潮濕的土壤里塊莖上瘡痂病病斑形成比較少的植株。所以,在溫室里采用這種方式灌溉植株,為的是在塊莖形成期間上層土是干的,而下層土是潮濕的。采用這種試驗方法甚至抗病品種也會被感染。這種方法最適用于分離抗病類型,但是對于查明易感品種感病性程度一般不采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