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地區的一種普遍發生的食用菌,屬口蘑科(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側耳屬。學名Pleurotus sajor-caju(Fr.)Sing.,別名環柄斗菇、環柄側耳、喜馬拉雅山平菇。1974年印度首先馴化栽培成功。1980年前后引入中國,由于適應性和抗逆性強,產量高、成本低,很快遍及全國栽培。聯邦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發展也很迅速。鳳尾菇鮮美可口,營養豐富。100g鮮菇中含蛋白質3.65-3.88g,粗脂肪1.13-1.18g,還原糖0.87-1.80g,木質素2.64g,纖維素12.85g,果膠0.14g以及多種維生素。
鳳尾菇子實體單生或叢生。菌蓋扇形,腎形、半圓形、圓形,成熟時波曲,蓋緣薄,初內卷,后反卷,有或無后沿,直徑5-15cm或更大,色灰白或灰褐,表面平滑;菌肉厚度中等,白色;菌褶短,延生,白色,狹窄,密集,不等長,髓部近纏繞型;菌柄白色,大多數側生,也有中央生,上粗下細,直徑1.5-3cm長3-10cm,基部無絨毛,孢子印久置后呈淡紅色至淡紫色,孢子長橢圓形8.6-10.6×4微米。在顯微鏡下透明無色,內有一個細胞核;擔子長柱形,頂端較寬,44.7×6.8微米,囊狀體長柱形,頂端圓,較基部寬×6.88微米。
鳳尾菇菌絲生長的溫度10-35°C之間,最適溫度25-27°C;子實體發生溫度在16-32°C之間,最適溫度為15-20°C。菌絲生長的基質pH值在3.8-9.0,最適pH值為5.6-6.5。對濕度要求較為每感,培養料的含水量,廢棉栽培為65%,棉子殼栽培為65-70%,稻草栽培以70-72%為最適;空氣相對濕度在60-7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在75-80%時,子實體發生正常,長期處于100%,只長菌柄,形成畸形菇。
鳳尾菇主要采用代料栽培。以稻草、麥稈、玉米芯、甘蔗渣、棉子殼、廢棉、香蕉稈作為主要原料,可另加少量(4%)的藜豆(狗爪豆)、木豆、扁豆粉,高梁粉或麥fu以及1-2%的石灰粉等輔料,進行袋栽、箱栽或床栽。其中以用塑料袋裝培養料、經高壓滅菌后再接種、培養的較穩妥產高產。生料栽培菌種用量為培養苦總重量的10%,且應在較低的溫度下接種。栽培方法和側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