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期修剪素有"蠟梅不缺枝"的諺語。在花謝后發葉前,結合造型,應較重地修剪一次。剪去枯枝、過密枝、交叉枝、內側枝和病弱枝。將一年枝條留基部兩三對芽,剪除上部促發新枝。同時,修剪時,注意更換老枝,用一二年生枝干代替衰老枝干。若不及時進行更新,則花小而少,以后新枝每長出兩三對葉片之后,就進行摘心2-3次促使多生短壯枝,使株形勻稱優美。在修剪摘心過程中,如株形每方位不需要伸枝時,應及時剝芽。4月至6月份經常觀察,做好修剪、摘心、抹芽工作,否則易抽生很多徒長枝,消耗養分,花芽難形成。7月后,株形已定型,如再抽芽發枝,應及時進行摘除,使養分輸送到花芽上去。
·盆土配制蠟梅盆栽,盆土配制很重要。因花盆容量、蓄土量不大,因此盆土配制要有個標準:第一、酸堿度要適宜。如果要是強酸性土壤含硫濃度大于根系細胞液的濃度,根毛不能吸水,反而使細胞液滲到盆土中去,結果導致蠟梅樁根失水萎縮以致死亡。第二、營養成分要豐富。經過配制的盆土要肥沃,排水和透氣性能好,持水保肥能力強,并且有機物和各種營養素的含量均要求能滿足蠟梅樹樁生長發育、抽枝葉茂、育蕾開花的需要。第三、團粒結構要好。配制的盆土中要求從油菜籽到豌豆大的粗細不等的團粒均有。盆土結構良好,可使盆土的水、肥、氣、熱條件適宜,協調供應。根據上述標準,對蠟梅盆土配制可按下面的配方進行,腐葉土3份、菜園土3份、粗沙土2份、煤灰土2份,拌勻消毒。最簡易的辦法是暴曬、寒凍。也可用鍋蒸,或炒、燒土灰的方法處理,這樣盆土中大部分有害的病菌、害蟲和雜草種子全被殺死,消毒后的土質疏松有利蠟梅的生長發育。
·蠟梅喜肥按上述標準選用疏松、肥沃盆土,清明節前澆一次較濃腐熟的人畜糞,4-5月長葉時,每隔兩周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人畜肥或腐熟的餅肥水以促使形成花芽。6-7月正值花芽分化期,也是新梢形成花芽期,再施1-2次磷、鉀液肥。不能過濃,以免引起黃葉及落葉,秋涼后白露時再施一次較濃肥,以充實花芽。人冬前再施1-2次腐熟的稀薄人畜肥,供給開花所需養分。每次施肥后隔天都要澆一次清水,并及時進行松土,以保持盆土通氣良好。
·蠟梅喜濕潤怕澇農諺有"旱不死的蠟梅"。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不干不澆水,澆要澆透。在通常的情況下,春、秋季每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上午8-9點噴一次,下午、傍晚澆透水。6月-7月水分蒸發快,葉面蒸騰也快,這時又正是花芽形成期,所以澆水需充足,若水分不足葉片易變得干黃影響花芽的形成。但冬季要控制澆水可每隔4-6天于中午澆一次水,水量不要多。落葉后應再減少澆水量,可隔7-10天澆一次水。花前及盛花期,澆水要適且,水多易落花蕾。水少則花開的不整齊。這里特別要提出的盆土不能積水,如遇暴風雨時,應將盆搬進室內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土遮起來,防止長期盆內存水,積澇成災。
·盆栽蠟梅巧過暑養好盆栽蠟梅,時刻不能掉以輕心,夏季高溫日灼時,稍有疏忽不慎,輕者造成枝瘦花稀,降低樁景的觀賞價值;重者造成全株枯死,使多年精心培育的古樁蠟梅毀于一旦。根據多年的養護與具體環境條件及蠟梅的特殊性。可采用以下幾種技巧來養護。
第一、套盆保濕。用大于盆栽的盆,或用裝水果的竹簍子、木盒,將盆栽措梅放于其中,然后用腐葉土或疏松的土壤將套盆、竹簍子底及周圍填實,再用幾片小瓦或用塑料卷成一個大環,固定在所用套物上口內緣,并用繩子或鉛絲將瓦片;塑料環扎牢,填滿疏松的培養土,使蠟梅裸露于上的龍爪狀側根主干的基部一并被掩埋好,可以防止夏日的陽光暴曬,又可保持蠟梅盆栽周圍的濕度與抗熱作用。
第二、掩物增濕。在伏天高溫時,可通過掩蓋不易散發水分物質如腐葉質、稻糠灰、碎布、舊棉花等來掩蓋盆上的方法以增加濕度,這些物質一次性吸足水,至少可保持在高溫干旱期間盆栽蠟梅二天內是處在濕潤狀態,這樣可保證干燥地區或高樓陽臺上的蠟梅樹樁不會因空氣過分干燥而失水枯死。
第三、遮陰保濕。蠟梅性喜半陰,在炎熱的夏天,中午日灼,可遮陰或搬進蔭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