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震臺網的建立是從解放初期開始,1955-1956年,全國初步形成了一個中強地震觀測臺網。1957年,我國先后建立了昆明、成都、蘭州、南京、佘山(上海)、拉薩、廣州、北京等8個基本地震臺1958年前后,又增設武漢等基本臺,全面完成了我國興建的第一批基本臺任務。由于臺網的建立遍布于全國,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地震觀測水平,使我國開始有了比較系統的微觀地震資料。
區域地震臺網的建立與發展。1966年邢臺地震后,隨著中國大陸地震活動高潮的到來,我國各省區地震部門先后組建,隨之區域地震臺網也相繼建立,到1976年,中國大陸地區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建立了區域地震臺網,全國區域地震臺站已達260多個;截止到1984年底,全國區域地震臺站增加到435個。
傳輸地震臺網的建立與發展。1966年邢臺地震后,為了能快速、及時地了解北京周圍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建成了由8個地震臺組成的,采用實線傳輸單分向短周期地震信號的我國第一個電信傳輸地震臺網--北京臺網。
1975年,為了進一步對我國的多震區和大工業城市附近的地震活動進行監測和預報研究,又建立起上海、沈陽、蘭州、昆明和成都電信傳輸地震臺網。
衛星通訊站 |
1981年,電信傳輸地震臺網觀測分析處理系統,即768工程所有硬件設備均已配齊并安裝在上海傳輸地震臺網內,所需各項軟件也已編制完畢。1982年768工程通過技術鑒定和驗收,北京、沈陽、成都昆明和蘭州等5個傳輸臺網硬、軟件配置齊全,進行試運轉。經過連續三個月的考核運轉后設入正式觀測。
到“七五”期間,我國地震無線通訊網和地震信息反饋系統也得到迅速發展。 1988年7月建成開通了我國第一個用戶小型數據衛星地球站--地震衛星數據通信網北京中心站。
中美合作數字化 |
目前,已建成的中國地震局衛星數據通信網通信范圍覆蓋全國,它主要由衛星通信中心、遠端衛星小站、技術服務網絡組成,衛星通信網主站設在衛星通信中心。中國地震局衛星通信網的主要任務是:承擔國家數字地震臺網的連續觀測數據傳輸;接收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絡各地殼運動基準臺站(GPS臺站)的觀測;接收和交換全國各地地震工作部門的地震監測預報和防震減災有關的信息數據。
數字地震臺網的建設。為了取得我國現有模擬記錄尚難提供的高質量的地震數據,滿足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1983年,國家地震局決定建設中國數字地震臺網。目前,已建成的國家數字地震臺網中心是國家數字地震臺網、區域數字地震臺陣、區域有人值守地震臺站和數字強震臺網數據的收集和處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