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農大實驗農場第三作業隊位于拒馬河沖積平原。該地土質偏沙,肥力不太高,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果樹、花生,還有部分冬小麥和夏玉米。前年冬小麥種植面積只有數百畝,產量水平在600斤左右。在冬小麥施肥上他們充分考慮了施肥效益,冬前基肥每畝撒施了兩方糞肥,未施化肥。在冬小麥播種時,每畝種肥用 5公斤磷二銨。針對土壤肥力不太高的特點,他們把氮肥都施在了拔節初期。每畝追施的凈氮量為6公斤。通過田間對比試驗看到,不施追肥的冬小麥產量只有 520斤,施了追肥的產量達到600~660斤。追肥的增產幅度在13%~23%。麥田作業組組長蘇明純通過對比追肥發現,同樣追施6公斤氮肥,施碳銨的麥地增產量明顯高于施尿素地塊。用碳銨做追肥的產量平均665斤,而施尿素的產量平均為595斤。由此,他決定今年小麥追氮肥只用碳銨,不再用尿素了。周邊的農戶也準備模仿試驗農場的做法,但他們并不知道追碳銨的效果為什么比尿素好。
專家分析:這個案例中有4點值得推廣。1.用自產的有機肥圈糞和土雜肥作底肥,不僅可以供應中后期營養,培肥改土,還可降低生產成本。這對于肥力不高的沙性較強的土壤是適宜的。
2.北方冬小麥從播種到越冬至來年返青和拔節,要經過漫長的6個月時間,這期間麥苗是否長得齊與壯,能不能抵抗寒冷,是冬小麥高產的基礎,也是關鍵。針對試驗農場土壤肥力不太高的特點,在冬小麥播種時施用4~5公斤二銨做種肥,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因為磷銨所含的養分特點是高磷低氮,磷可以促進麥苗發根和壯苗,增強麥苗抗性,有利于冬小麥的越冬。
3.將適當量的氮肥作追肥用,施在冬小麥拔節初期,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施用的氮肥效率高,增產糧食的幅度在20%以上。當季氮肥的利用率高,損失也少。
4..追肥用尿素的效果不及用碳銨的效果。該對比試驗的結果表明,按每公斤氮素的增產量比較,尿素為13~15公斤,而碳銨為22~23公斤。由此計算出的氮肥利用率,尿素為42%~45%,碳銨為60%,二者差異明顯。主要原因就是碳銨的肥效快,而尿素的肥效慢一些。施入土壤后要經過轉化才可被大量吸收。追肥所選用的肥料要突出一個“快”字。
總之,農作物施肥要注意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碳銨做追肥時比尿素的肥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