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少數人誤將喪葬陋習視為"傳統文化"的錯誤觀念,一些學者指出,民俗禮儀自古以來就存在保守因襲與改革創新之爭,傳承文化與移風易俗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說,在我國婚喪兩大禮儀中,一直有繁縟、奢靡與簡約、儉樸兩種不同的風氣。歷代移風易俗的史實中,也有不少開明人士倡導"厚養薄葬"的新風。這些移風易俗的好傳統,正是我國民俗發展史上的精華,應當予以繼承和發揚。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名譽院長彭定安認為,清明節其實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集中傳播,包含對老人的尊重、懷念,親情倫理的回歸,對傳統文化的記憶。社會在進步,清明節也應伴隨著社會進步增添新的內涵。
今年清明節期間,遼寧各地廣泛開展"傳承文化、平安清明"活動,倡導用鮮花換燒紙、召開家庭追思會、網上祭奠、骨灰入土植樹、海葬等現代文明方式祭祀先人。遼寧社會科學院民俗研究所張志強研究員強調,應該用揚棄和創新的精神來對待清明節,給清明節賦予更多的時代特征。
烏丙安教授指出,現在國家大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并不是說過去所有的東西都要保護繼承。像纏足和"生前不孝、死后亂叫"那樣的陋習,就非得革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