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見面打招呼的第一句就是:二狗特爹,給請的了?中國人尚禮虛偽,將吃飯作為禮尚問候用語,世界上絕無僅有;人不同于禽獸,人不僅要問“吃什么”,更講究“怎么吃”,這也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人之為人的證據。
舊時昆明有關“吃相”的禁忌很多,茲舉一例:上菜之前,不得用筷子敲打空碗。以前叫花子要飯,常以筷敲碗,借此作為吆喝。如果你在餐桌上以筷敲碗,即叫花子要飯, 所以是要忌緯的。
“吃相”的禁忌還有一例是:不能先于別人動筷只顧自己,尤其是在有老人或客人的情況下。中國人吃飯不象老外實行分餐制,各吃各的,我們覺得那樣不夠親熱,但是親熱也要有親熱的講究。中國人喜歡圍坐一桌,但如果10雙筷子餓狗強食一起叉向菜肴么怕是要打架,所以必然要有一定之規,方能不亂。這種約定不一定見諸文字規定,但卻能形成一種道德力量,因此,我們能夠面對佳肴而不會變成野獸,我們仁和謙讓,彬彬有禮,因為我們知道他人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吃飯要先讓長輩或客人下筷,長輩們夾起一筷好菜來也不是先塞進自己嘴里,而是給了孩子。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餐桌上的吃相可以猜度一個人的為人如何,可以說餐桌就是中國社會的局部縮影。
姑不說“吃相”的階級之分,只說其男女之別:“伙子吃飯如虎,姑娘吃飯如數”。女人家吃飯最忌饑不責食、狼吞虎咽,要細嚼慢咽有淑女之相。傳統禮數對男人要寬容得多,當然,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男人能吃才能干,耕田種地,捻輕拿重,云雨翻騰,哪樣不需要力量,給合?
昆明人迷信,在吃飯問題上也要講究個趨利避害。吃魚要翻身,但開車、劃船者忌給盤中之魚翻身,否則就是不吉利。鱔魚,昆明人又稱黃鱔。吃了黃鱔的人會將事情做砸(做黃)。一樁生意沒談成,昆明人說“黃的了”。昆明人稱辦事不牢靠的人為“黃大爺”。
昆明人中,有部分迷信人士忌吃狗肉,理由源于一個傳說:上古發大水,大地一片汪洋,眾人避于一孤島上無援無助,哀嚎之時,見一狗兒口銜一串稻子游上孤島,因了這串稻子做種,人們后來才有了糧食,因此狗是神物,不能食其肉,若食其肉,必自斷生路。許多民族有上古發大水淹沒大地的傳說,此其一說也,信不信由你。
懷孕的婦女忌吃茴香,因為茴香是收斂的,會“回奶”,吃了茴香,有奶無乳,不利于撫育后代。
還有許多飲食禁忌現在看來不免可笑。例如:小孩吃雞爪,寫字手發抖;小孩吃魚耔,長大后不識數;吃豬腦,長大后愚笨呆滯;吃豬尾巴,一輩子落于人后;吃母雞還沒生出來的蛋(蒙心蛋),長大后沒良心;剩飯者必遭雷擊或者長大后娶麻妻……哈哈,昏了!迷信者,信其有,不信者無,反正你就等的報應吧!
貓非哪來的貓,實在是沒有能用的名字,取了很多,試了很多,似乎那么多的人都喜歡貓的名字,可進島一看,原來也沒幾只貓啊,沒辦法,不知誰在捉弄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