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拒絕“超標茶”
目前,世界各國對農產品的進口標準極其嚴格,從茶農、茶廠到茶葉進出口公司都感受到了“綠色壁壘”的壓力。
從環保方面說,茶葉等級分3種,最好的是有機茶,其次是綠色茶,再次是無公害茶。要從根本上解決茶葉的農殘問題,出路之一是發展有機茶。
有機茶貴在純正
有機茶業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發達國家(也包括部分發展中國家)為維護生態平衡而發展起來的農業生產模式。該模式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手段,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人工合成制劑,不使用輻射技術,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盡量依靠作物輪作及秸稈、畜肥、豆科作物、綠肥、場外有機廢料、含有礦物養分的礦石維持養分平衡,并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此外,還要求在產品的包裝、運輸過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有機茶須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的標準,經獨立的認證機構認證。如四川峨眉山有機茶,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檢測,其含氨基酸24.8%、茶多酚33.5%、硒0.15PPM、鋅65PPM、鐵174PPM,農殘檢測結果均為“NO”(未檢測出)。
大力開發有機茶
目前我國茶園總面積約1696萬畝,居世界第一,我國茶葉總產量達67.6萬噸。發展有機茶,雖然有著很高的技術要求和極為“苛刻”的條件,但具有生態效益與產業經濟“雙贏”的重大意義。
近幾年來,在茶葉主產區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先后有50多個縣(市)建立有機茶基地兩萬多畝,有30多個茶葉生產或貿易單位獲得有機茶頒證。1998年,我國有機茶生產量和出口量達500余噸,1999年1000余噸,2000年2000余噸,呈幾何級數增長趨勢。目前我國有機茶規模還小,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要培育有機茶市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吳錫端日前指出,現在有機茶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產地與市場間的渠道不暢,至今仍有斯里蘭卡客商從中國進口有機茶,再出口到歐盟市場。
有機茶在我國興起,需要政府的推廣和宣傳,建立完善的有機農業體系和產業化加工、銷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