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做品控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每每談及工作,很多人的感慨就是一個字——累。當然,這個累并非勞動強度大體力難支撐,而是心力憔悴,令難行禁難止。究其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這幾個方面:老板授權不足;管理標準模糊;生產部門不支持;檢查對象不理解。品控在一些企業成為(或者自認為)“人民公敵”,能不累嗎?如何才能不那么累?
老板授權的問題
品控對于企業的意義毋須多言,即使一個小作坊沒有專門的崗位設置也有人履行著這樣的職責。一個沒有品控的企業沒有未來,這個道理每一個老板都懂,他也希望自己的企業走得更遠。但要走到明天,首先要走過今天,因為生存是發展的基礎。
為什么這么說,讓我們看看我們所處的這個市場環境。消費者缺乏忠誠度、行業無序競爭、缺乏有效監管等等,最后很多企業被迫選擇了“質量得過且過,成本至關重要”的生存哲學,作為品控你需要知道也應該知道。
除了考慮成本因素外,管理過程中還涉及到人員的問題。老板賦予你無限權限,而你處罰不當或者解釋不清,沒有起到警示作用,把人氣跑了,生產難以正常進行,怎么辦?
老板們并非都是通過暴利而暴富,不是不想,而是他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想通了這一點,你也許累得好一點。
品控通過對老板的理解減輕“心累”,那么老板們也應當考慮必要的授權使產品的質量狀況得到有效地改善。“品控”與“品管”一字之差,看似工作接近,卻傳遞著不同的理解。
品控如同足球場上的裁判,腦子里裝著比賽規則(工藝操作規范),口袋里揣著黃(整改通知單)、紅(罰款單)兩張警示牌。有時候還手抓溫度計等檢測器具,算是裁判的錄像回放或者說鷹眼吧。表面看裁判只有處罰沒有獎勵,最大的獎勵也就是根據有利原則讓比賽繼續進行,其實不然,裁判是比賽最終結果的決定者。而品控只罰不獎,是個“魔鬼”。
習慣上我們自己和老板們都認為進入工作環境著裝規范是天經地義的,按工藝規程操作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按章操作,產品質量百分之百合格)。有違反就可以處罰,造成損失更應該處罰。這是品控的工作職責。有沒有人想過,遵守了有沒有獎勵呢?有,體現在工資里,否則別人為什么按你要求的做?但這個獎勵與品控無關了。假設付出勞動獲得的報酬與遵守規范獲得的報酬分開,那么品控這個“魔鬼”變成了“天使”。
如果品控太弱勢,如果獎勵的權利給了生產,品控始終是個魔鬼。
所以,樹立品控的威信,老板們要給予品控在獎勵上更多話語權(自己更要爭取)。
品控需要這些技巧
老板們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品控在其心目中的地位,雇員不可能左右。市場的選擇會時刻影響他們,作為屬下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他們,但最終的結果不一定能完全如我們的意。各自所處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自然不會完全相同。
那么什么是我們能掌控的呢?自己的工作方法。
一個好的品控,除了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對工藝熟知對設備了解,工作方法也十分重要。一張罰單既可能教育一群人也可能激怒一片人。品控的工作是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而不是開罰單的,更不是跟生產過不去的。
下面,我就旁觀的一個真實案例談談自己對品控工作方法的認識。
局部工藝:甲班手工操作把A+與A的混合物分離(需要說明3點:1、從市場銷售價A+的價格高于A。2、A+與A的顏色和質感差異很大。3、混合物中A+的比例遠低于A),放入周轉箱內,其中A交由乙班稱重、包裝、成品入庫。
品控發現問題:品控在乙班待包裝的周轉箱內發現,A中混有超標準比例的A+。
處理過程:品控發現問題后要求乙班停止包裝,要甲班承擔運輸的人員做出情況說明(解讀1)。由于生產全過程可追溯,運輸人員表示品控認為哪一箱不合格可退貨返工。經檢查整車共10箱全部不符合要求。品控隨半成品赴甲班,逐箱返給操作工,全班情緒激昂,品控舌戰群儒,(解讀2)未果,退出。我看局勢已經失去控制,就私下問品控:是否因為A+與A價格差異而做出比較嚴格的要求。品控說不是,主要原因是訂購A的客戶有特別要求。我告訴品控:1、全面不符合要求是生產管理問題,責任在班長,應當找他。2、客戶的特別要求需要讓每個人清楚。此時,乙班停工待料。沒多久,甲班再次運出一車半成品,同樣存在問題,通過一番解釋,品控同意放行。乙班開工,一片歡呼。
案例描述完了,下面我談談品控工作方法的個人理解。
方法之一:職責范圍清晰。
先從當時那個品控在現場對我私下說的一句經典名言開始說起吧——“好質量需要對全過程控制”。我很清楚,那位品控朋友是想給我灌輸一種全過程控制質量的意識。其實你不說,我也一直信奉這個觀點,這句話完全是真理,只是當時不便做解釋了。但是誰來控制?怎么控制?這是個職責劃分的問題。本來是生產部門管的事,你跨過去,他正好想躲,一拍即合。但問題是有些事不是品控能管好的,結果是好心沒辦成事。當時那種情況,全體違規而你們連違規者的名字都叫不全,根本無需在現場一個個糾纏,直接找生產組織者。
事不關己,積極參與。這不是糾偏,這是生產管理有缺陷。
方法之二:認清形勢,戰術得當。
品控的戰場是別人的地盤。不要以為自己有尚方寶劍就可以馳騁全廠。老板希望的是“合格產品”——產品是主體,合格只是修飾產品的。所以,以智取勝,以巧取勝很重要。
1、善于培養同事之間的工作“感情”。
品控工作需要培養同事“感情”,與關鍵崗位關鍵人搞好關系,工作上多指導一點,理論上多介紹一點,雖不一定都是份內事,但建立工作感情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對所有人都是:能口頭警告的不開整改通知書,能不罰款盡量不罰款。對這些“感情”好的,應該還要多傾斜一點,多花點心思幫他們把錯誤(或者失誤)造成的產品損失降到最低。
2、出手要快。
品控的最高境界是兵不血刃。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需要品控有威信,否則平時的勸告就沒人聽只有靠最下策——罰單了。不要把“罰款”掛在嘴上恐嚇人,可以觀察可以了解,一旦決定不要多糾纏。
3、打蛇七寸,擒賊擒王。
說一千道一萬,品控的管理是解決問題的。一個人出軌了要把他揪回來,這就是打蛇七寸。萬一沒打準,那苦心經營的品控威信頓時損失不少,切記!都走錯了,你不可能一個個揪,把車頭拎一拎或者提醒一下就可以了,因為車頭能看得更高更遠,這就是所謂擒賊擒王。
4、防微杜漸避免積重難返。
這其中既包括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又包括人員的行為。從前端延伸品控,解決小問題,避免大損失。對于人的行為管理也是如此,小隨意可能演變成大違規,一個人可能帶壞一群人,早警告能避免開罰單。
5、借力發力,四兩撥千斤
常言道:“好的產品質量需要全過程的控制”,作為一個品控更不要忘記:“好的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要保證產品質量,需要采購、生產、質量、技術和設備保障以及倉儲和銷售,全廠上下的共同努力。這里所說的借力不是廣義的借助大家力量,而是品控的一種工作技巧。
6、執法尺度的松緊。
對于這個問題,看法各不相同。我認為,一碗水端平固然很好,但要做到很難。工藝要求在變;操作人員在變;疲勞程度在變;注意力在變;環境在變;思想在變。總之,變數太多。品控不能用不變應萬變。品控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應該考慮兩個方面:生產順暢和產品質量保證在一定范圍內。同時要牢記:處罰是手段,教育是目的。
7、品控人員的心理調整。
品控人員在工作中承受著多方壓力,既怕沒有盡責出現質量事故又怕影響產量和成本,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非常重要。
8、細節決定成敗
品控主要工作是一個檢查別人執行規范情況,自身的細節更重要。我們一個人看很多人,其實那些人也在看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工作服的顏色,而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在我們的工作中,細節包括很多,不同企業也不盡相同,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9、向左?向右?
品控的目的是保證產品質量,工作內容是檢查、指導別人的操作,對錯誤的行為提出批評并予以糾正,對嚴重的錯誤為了教育本人告誡他人可以進行處罰。簡單地說,品控沒有生產操作的工作職責,但如果遇到某些情況,是不是該小試身手呢?
我的觀點是:言語加行動,既能提醒他人,又能減少矛盾。順水推舟的事,一定要做;被請幫忙的時候,盡力去做;陷入其中的活,不能成為習慣。
10、踏雪有痕
開門看,閉門思。品控們,該出發了,你準備好了嗎?首先,熟知工藝文件。其次,裝束齊備。第三,巡檢的內容根據企業的工藝、情況、要求不同時期,不同崗位側重點不同。
結束語
品控是一門藝術,不僅要技術還需要技巧;不僅與物打交道還有與人溝通。品控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壓力并非都是壞事,在千辛萬苦的品控工作中,只要你用心,定能學會很多!希望大家在做好工作的時候,好一點效果,多一份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