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部署,結合“四川市場監管225戰略規劃”,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針對全省餐飲食品安全現狀,多措并舉,在全省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以制度創新為路徑,以“智慧管理”為突破,“分類監管”為先導,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難點問題,取得顯著成效。
聚焦餐飲服務監管難點,試點制度創新
一是在廣安開展餐飲具消毒制度建設試點。2020年9月29日,廣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公告《廣安市公共餐具飲具消毒管理條例》,該《條例》是國內率先規范公共餐具飲具消毒管理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規范了公共餐具飲具消毒管理。
二是在攀枝花、綿陽開展單位食堂標準化管理試點。攀枝花市局制定了《單位食堂管理標準》(DB5104/T20—2020);綿陽市局會同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按照本市制定出臺的《機關綠色食堂規范》(DB5107/T054—2018),規范機關食堂正規化建設;遂寧局制定《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規范》(DB5109/T5—2020),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監管工作等。這些規范有力地促進了機關食堂、農村集體聚餐的管理,形成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三是在成都市、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開展餐飲單位自制泡酒規范聯合治理。針對餐飲服務單位自制泡酒風險隱患突出的情況,2020年12月15日,四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發布了《成德眉資地區餐飲自制泡酒標識規范》,進一步規范自制泡酒標識標注,對加強散裝泡酒的監督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起到極大作用。
四是在宗教場所眾多的甘孜州開展宗教場所餐飲安全制度建設。為強化宗教場所集中用餐服務食品安全管理,2020年9月11日,甘孜州局聯合州委統戰部、州民宗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宗教活動場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甘民宗〔2020〕166號),分解細化統戰、民宗、市場監管、鄉鎮、寺廟管理機構、宗教活動場所等相關部門的食品安全職能職責,壓實主管、監管、主體責任。
五是成都試點推行網絡訂餐“吹哨人”制度。在成都市武侯區試點,利用“騎手”與網絡餐飲經營者“零距離”接觸的優勢,建立“吹哨人”隊伍,制定《武侯區吹哨人管理辦法》、《武侯區吹哨人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獎勵辦法》。
六是在廣安市試點開展“周三查餐廳”活動取得實效。首先,聚焦熱點難點,創新監管形式。“周三查餐廳”主要是發動群眾開展“你點我查”活動,結合投訴舉報,每期選擇確定一個主題,開展抽查檢查。其次,“周三查餐廳”采取“視頻+圖文”的形式公開監督檢查過程,發動社會監督,讓消費者“用腳投票”,倒逼餐飲經營者守法經營。第三,形成市、縣、所三級聯動機制,加強跟蹤督促落實,實現全鏈條閉環監管。
聚焦手段不足效率不高,大力推行智慧監管
一是組織開展在線培訓和抽查考核。充分利用技術成熟操作簡便的互聯網培訓平臺工具建好網絡培訓平臺,重點抓好在線培訓、在線考試管理,強化抽查考核,解決培訓面窄,培訓效果難考核的問題;實現全員培訓,效果可測的培訓目標。集中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負責人累計17.8萬人次。
二是全面實施網絡食品安全在線監測和處置。建設網絡食品安全在線監測和處置平臺,出臺《網絡食品安全監測核查處置指南》。全年共監測網絡餐飲服務單位110萬余家次,推送33638條涉嫌違法監測信息,網絡食品餐飲安全監測合格率從復工復產之初不足60%上升到98.59%。實現數據“一鍵”下發到基層,一舉破解監測數據后處理過程中數據推送不規范、不精準,核查處置無時效、不閉環,處置結果無法倒查,數據分散無法形成大數據等問題,層層壓實監管責任,平臺共監測并推送問題3127個,按時完成處置率達100%。
三是各地餐飲智慧監管試點成效顯著。巴中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啟動“智慧食安”項目,在全省率先推進“互聯網+食品安全”系統工程,2020年9月,巴中市“智慧食安”平臺上線,截至12月,全市星級酒店、學校、機關單位、醫院等餐飲單位入駐平臺率達到100%,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市場主體總體入駐“智慧食安”平臺達50%以上,社會公眾可通過手機隨時可查看餐飲單位后廚情況和相關信息。
南充市西充縣局試點開展“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建設明廚亮灶指揮平臺,大中型餐飲服務經營者、火鍋串串店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100%全覆蓋。
眉山市局建設了“眉山市食品經營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行風險分級智慧監管,將全市23249戶獲證單位納入。
德陽市旌陽區上線“旌陽市場監管APP”餐飲檢查板塊,餐飲環節日常監督檢查、秋季開學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風險分級、量化分級、小餐飲店備案新增等工作均可在APP上完成。
廣元市蒼溪縣局以“智慧蒼溪”平臺為基礎,有機融合食品“網上車間”“網上庫房”,創新實施了“智慧蒼溪+陽光食品”新模式,“一機”監督、“一站”交互、“一鍵”舉報。
聚焦大眾參與度不夠,多方發力積極推動社會共治
一是開展網絡訂餐政企共建。省局和各市(州)局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美團點評集團等外賣平臺簽署“政企合作框架協議”,強化政企數據交互共享,在數據共享、入網審查、信用信息公示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破解平臺審查時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證照虛假、證照過期等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的難點。成都市局建立美團點評“政企通”系統和數據共享,在用戶評價引導監督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德陽市局邀請社區、媒體共同加入“吹哨人”,壯大社會監督力量;樂山局建立食品安全監督員工作站,進一步加強社會監督。資陽市局與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網絡平臺簽訂政企合作協議,試點推行“看著廚房點外賣”。
二是組織“食品安全公開承諾”活動。省局統籌部署,并在成都舉辦“經營放心食品制止餐飲浪費”集中公開承諾活動,各界熱烈反響。瀘州市局發揮行業自律作用,企業、協會公開承諾拒絕使用地溝油,啟動地溝油專項整治執法行動。達州市局制定放心食品、放心餐廳承諾書參考文本,各縣(市、區)局至少組織一場。
三是積極推進社會共治。攀枝花市局建設“你點我查”曝光臺,公開檢查過程,曝光存在問題,邀請公眾參與,打造“依法行政—公開曝光—公眾參與—行業自律”的社會共治新模式。德陽市中江縣食安辦牽頭,整合監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保險公司等多方資源,建設“食品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在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消費者之間形成閉環式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