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料購入與入庫
(一)物料購入幾個原則
1、必須按質量標準的要求采購物料。
2、購入原輔料應有《生產企業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還應附生產企業出具的檢驗書。必要時還應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書
3、物料供應商必須是符合有關規定的單位,證照齊全。
4、主要物料供應商應是通過了企業質量管理部門牽頭的“物料供應商評估”,并且是列入了“合格供應商名錄”內的單位。
5、主要物料供應商變更,必須先通過對樣本檢驗、驗證及評估,才可采購。
(二)入庫(驗收要點)
物料必須按批或批次驗收。
1、原輔驗收要點:
(1)原輔料與送貨憑證(單)和訂貨合同一致,票、物相符。
(2)供貨單位是質管部門列的“物料供戶名單”中的單位。
(3)外包裝無破損、受潮、水漬、霉變、鼠咬、蟲蛀的痕跡。
(4)固體原輔料必須是雙層包裝,封口嚴密。每件包裝上應貼上(標上)明顯標志,注明品名、批號、規格、數量、生產廠、 商標等,并附有產品合格證。
(5)液體原輔料的容器封口嚴密,無啟封跡象,無滲出或漏液,貼上或標上明顯標志,注明品名、批號、規格、數量、生產廠、商標及產品合格證。
(6)貴重原料要雙人逐件驗收。
2、包裝材料驗收要點
(1)包裝材料應與送貨憑單、訂貨合同一致,票、物相符。
(2)生產廠家必須是質管部門所列的“合格供應商名錄”中的單位。
(3)所有的包裝材料必須有外包裝,外包裝不能使用竹籮、草席包及有毒材料制成的袋。直接接觸品的包裝材料必須用雙層包裝,每層包裝應封口嚴密、無破損。
(4)包裝材料的外包裝應無破損、受潮、水漬、霉變、蟲蛀、鼠咬的痕跡。
(5)外包裝上應標明內容物的品名、規格、數量、生產廠家及產品合格證。
(6)紙箱、封口簽等印刷品還要檢查印刷品的材質、尺寸、文字內容、折迭、切割、印刷質量等。
3、不合格情況
若驗收中發現任何一項驗收內容不符合要求,驗收員則應作出拒收決定,填寫《拒收記錄》,并通知質管員及采購員。
(三)物料進廠編碼(物料進廠編碼原則)
1、進廠編碼應表示物料進廠的時間、次數,每一批次一個編碼。
2、編碼應表示進廠物料的類別。
3、編碼最好能表示物料本身的形態。
4、根據編碼便能控制先進先出。
(四)入庫原則及入庫
1、物料必須按批(或批次)請檢、取樣及檢驗。
2、物料經過驗收員驗收、請檢、質量管理部門取樣、檢驗、發放“檢驗報告單”、“物料發放單”及“合格證”倉管員才可以辦理入庫手續。
3、入庫時,物料移入合格品區,掛上綠色合格標志,填寫物料帳冊、貨位卡,并把貨位卡掛在該物料前。
二、 倉儲條件及管理
(一)倉庫分類及適用范圍
1、按溫度分類
倉庫溫度分類表
名 稱 |
溫度℃ |
相對濕度% |
冷凍庫 |
-2 ~ -20 |
60-75 |
冷藏庫 |
2 ~ 10 |
60-75 |
陰涼庫 |
10 ~ 20 |
60-75 |
普通庫 |
0~30 |
60-75 |
2、按性質分類
物料倉庫性質分類表
名稱 |
適用范圍舉例 |
|
原料庫 |
原料、輔料 |
|
包材庫 |
生產中用到的所有包裝材料、容器、紙制品等。 |
|
易燃易爆庫 |
易燃易爆原料、輔料、溶劑、試劑、汽油等。 |
|
專庫 或專 柜 |
貴細庫 |
貴重原料。 |
標簽庫 |
標簽、印有與標簽內容相同的藥品包裝物、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 防偽標志等。 |
|
污染庫 (分別設庫) |
滑石粉、活性炭、蜂蜜、油脂、揮發性氣味原料等。 |
|
菌種庫 |
生物制品用的菌毒種。 |
|
內包材料區 |
直接接觸產品的包裝材料、容器 |
|
外包材區 |
外包裝材料。 |
3、倉庫分區
物料倉庫應分為外包裝清潔場所、收料區、待驗區、合格區、不合格品區、退貨區、備料區(或發料區)、辦公室等。倉庫宜設取樣室,其空氣潔凈度級別與生產要求一致。
固體物料與液體物料應分開儲存。
(二)定置及堆迭要求
1、每個庫房應設有定置圖,標明倉庫面積、貯存類別、貨位排號等,同時應根據各物料性質及包裝情況規定堆迭方式、數量。
2、物料要有托板托放,不宜直接接觸地面,托板應保持清潔,底部能通風防潮。
3、零星物料應上架貯存,擺放整齊,不得倒置。
4、按品種、規格、批號堆垛物料,物料碼放牢固、整齊,無明顯傾斜,應符合距離規定。
距離規定要求是:
(1)垛與垛的間距不少于100cm;
(2)垛與墻的間距不少于50cm;
(3)垛與梁的間距不少于30cm;
(4)垛與柱的間距不少于30cm;
(5)垛與地面的間距不少于10cm;
(6)主要通道寬度不少于200cm;
(7)照明燈具垂直下方不準堆放物料;
(8)其垂直下方與物料垛的水平間距不少于50cm;
5、各種在庫設備、設施 、器具、工具、清潔工具等應按定置圖規定位置放置整齊,標志明顯。
(三)狀態標志
1、各種在庫物料應有明顯狀態標志及貨位卡。
2、計量器具狀態標志。
倉庫內所有計量器具均應貼有計量檢定《合格證》,并標明有效日期。
3、物料狀態標志
(1)待驗物料標志:黃色,其中印有“待驗”字樣。
(2)檢驗合格物料標志:綠色,其中印有“合格”字樣。
(3)不合格物料標志:紅色,其中印有“不合格”字樣。
(4)待銷毀物料標志:藍色(或黃綠色以外其他顏色),其中印有“銷毀”字樣。
(5)抽檢樣品標志:白色,其中印有“取樣證”的字樣。
(6)更換包裝標志:白色,其中印有“換包裝”的字樣。
(四)養護
1、溫、濕度
(1)調節溫濕度設施:
①冷庫:制冷機組或電冰箱、冰柜。
②陰涼庫:制冷機組或空調機、空調柜。
③普通庫:排風設施、抽濕機。
(2)溫濕度監控及調節措施
①每天兩次記錄庫房溫濕度。
②冷庫主要依靠制冷設施的開、停來控制溫、濕度。
③陰涼庫主要依靠調節制冷設施或空調設施的開、停來調節溫濕度。
④普通庫通過開關窗戶、開排風扇、開抽濕機、拖地等措施來調節濕度。
2、“五防”
(1)倉庫門口應設防蟲燈;
(2)窗戶、排風扇應裝鐵紗網,預防小動物爬(飛)入庫。
(3)倉庫內應設電子貓、粘鼠膠、鼠籠等防鼠措施。
(4)倉庫內應設置防火、防盜、防水淹設施,宜采用防爆燈。
3、巡檢與復驗
(1)根據物料的性質、特點和倉貯條件,對在庫物料進行日常及定期的檢查及養護;實施“預防為主”的原則。
(2)一般情況,每季巡檢一次物料并記錄,對有變質跡象的物料申請復驗并采取養護措施。
(3)對貴重原料、易變質、不穩定、接近效期、有變質跡象的物料加強巡檢,如:每周巡查一次并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物料按規定的使用期限貯存,無規定使用期限的物料,貯存期不超過三年。到期限前一個月的物料應申請復驗;復驗符合規定的才可繼續使用;不符合規定,則應報廢后銷毀。
三、物料發放及退庫
(一)發料
1、發料原則
(1)未收到物料檢驗結果“符合規定”的檢驗書及物料發放單的物料,不得發放。
(2)超過按規定使用期的物料,無復驗結果“符合規定”的檢驗報告書,不得發放。
(3)每件物料上應貼有“合格證”。
(4)處理后使用的物料,應經質量管理部門批準后,才能發放。
2、發料程序
(1)備料
①倉管員檢查核對車間領料員的“限額領料單”,是否已經生產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是否符合發料原則。
②倉管員依照“限額領料單”所列的物料品名、編號、批號、規格、數量等所需物料備齊,置備料區(發料區),同時填寫貨位卡。
(2)送(領)料
①倉管員持限額領料單及每種物料的檢驗報告書及發放單,連同已封口的物料送至車間的收料區。
②車間領料員逐件核對所送物料的品名、批號、數量、合格證、檢驗報告書及發放單等,在限額領料單上簽字。倉管員加蓋“付”字印章并簽名。
③也可采用車間領料的方式。
(3)整理賬卡
①倉管員馬上填寫臺帳及貨位卡。
②將發料票據裝釘入檔保存。
3、物料超額發放
(1)填單
生產車間如遇到定額發放的物料不夠,需超額領料時,首先要認真檢查原因,確認生產過程無異常情況,經生產部門負責人批準,填寫“超額領料單”。
(2)審核
“超額領料單”應由生產部門負責人認真核算超額領用量,并盡量使用與定額發放物料相同批號(批次)的物料。
生產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后轉交質量管理部門審核并簽字。
(3)發放
按物料發放程序發放。
(二)退料
1、退料原則:
生產車間所退物料必須經質量管理部門質量管理人員確認無污染、無混雜、數量準確,生產上可繼續使用的物料,并簽字。已印有批號的包裝材料不準退料。
2.退料程序
(1)申請
生產結束后,進行結料時,領料員根據批生產(包裝)記錄核對剩余物料品名、數量,填寫《退料申請單》。
(2)質量管理部門質管員到現場查核。
①尚未開包的物料是否完整,封口是否嚴密,數量、批號(批次)與批生產記錄所示是否相符。
②已開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其開封、取料、結料是否在與生產空氣潔凈度級別要求相適應的潔凈區內操作,數量、批號(批次)與批示相符。
③如確認符合退料原則,即在“退料申請單”上簽字。
④如對申請退料的物料之質量產生懷疑,則應填寫“物料請檢單”,進行檢驗。
⑤如對申請退料的物料之數量產生疑問,則查對批生產記錄,查找原因。
(3)退料
①生產車間收到經批準的“退料申請單”后,清點退料,復原包裝 ,嚴密封口,貼上標簽和封條。標簽上注明品名、規格、批號(批次)退料量,經手人、復核人簽字;封條上注明日期;送回倉庫。
②倉管員憑“退料申請單”核對退料的品名、規格、批號(批次)、退料量、退料日期;然后貼上退料標志,經手人簽字。
③退料入庫,放置于單獨貨位,碼齊,標志明顯,確保下次發料時,優先發放。
④入帳。
四、不合格物料管理
1、不合格物料置不合格品區存放。
2、不合格品區應與其他區域嚴格分開,有物理隔斷,嚴格管理,標志明顯。
3、不合格品應登記入“不合格品記錄”或“不合格帳冊”。
4、應及時處理不合格品,如:未入庫的不合格物料,由供應部門通知供戶盡早處理;若已入的,應按退貨或報廢、銷毀的管理規程盡早辦理退貨或報廢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