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部門
1.1管理歸口部門:品控部
1.2協助管理部門:生產部
二、適用范圍:適用于產品內包所有生產區域。
三、工作職責
3.1品控部:
3.1.1對車間清潔衛生進行監控,定期開展微生物驗證,并根據過程異常以及檢驗結果對車間衛生進行管控。
3.1.2執行獎懲規定。
3.2生產部:嚴格執行清潔消毒操作流程,定期進行相關人員的制度培訓,配合品控部進行微生物驗證與不合格整改。
四、清潔消毒方式
4.1設備工器具:
4.1.1消毒毛巾:
清潔方式 |
清水沖洗→蘸取洗滌劑搓洗→清水漂洗干凈 |
||
消毒方式 |
班前:沸水煮制≥15min 班中: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0s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班前:1次 班中:1次/h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消毒時間執行到位 |
4.1.2包裝機臺面:
清潔方式 |
班后: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滌劑擦拭→清水沖洗干凈→擦拭殘留水漬 |
|||
消毒方式 |
上午開機前: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臺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凈消毒毛巾擦干臺面→噴灑75%酒精 下午開機前: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干凈→噴灑75%酒精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上午開機前:1次; 下午開機前:1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觸面涂抹檢測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 |
4.1.3下料桿:
清潔方式 |
班后: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滌劑擦拭→清水沖洗干凈→擦拭殘留水漬 |
|||
消毒方式 |
上午開機前: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臺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凈消毒毛巾擦干臺面→噴灑75%酒精; 下午開機前: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干凈→噴灑75%酒精; 班中: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上午或下午)開機前:1次; 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觸面涂抹檢測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 |
4.1.4真空倉、真空轉序夾:
清潔方式 |
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滌劑擦拭→清水沖洗干凈→擦拭殘留水漬。 |
|||
消毒方式 |
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觸面涂抹檢測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酒精噴灑均勻,菌落≤10 CFU/ml |
4.1.5料杯:
清潔方式 |
從設備上拆卸→蘸取洗滌劑清洗→清水漂洗干凈 |
|||
消毒方式 |
(上午或下午)開機前: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消毒≥10min→打撈出瀝水→用干凈消毒毛巾擦干→噴灑75%酒精; 班中: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
|||
清潔頻率 |
2次/班 |
消毒頻率 |
(上午或下午)開機前:1次; 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觸面涂抹檢測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 |
4.1.6轉運盆:
清潔方式 |
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滌劑擦拭→清水沖洗干凈→擦拭殘留水漬。 |
|||
消毒方式 |
上午班前:沸水煮制≥15min; 下午班前: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消毒≥10min→采用消毒毛巾擦干→噴灑75%酒精; 班中: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上料轉運盆) |
|||
清潔頻率 |
2次/班 |
消毒頻率 |
班前或午餐時:1次; 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觸面涂抹檢測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 |
4.1.7丁腈手套:
清潔方式 |
清水沖洗干凈→晾干 |
|||
消毒方式 |
生產前、班中中1小時/次噴淋75%酒精,生產結束后紫外燈殺菌≥2小時;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使用前后、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輻照前半成品檢測2次/班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且無大腸菌 |
4.1.8內包袋:
清潔方式 |
/ |
|||
消毒方式 |
使用前紫外燈殺菌≥2小時; |
|||
清潔頻率 |
/ |
消毒頻率 |
使用前1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輻照前半成品檢測2次/班 |
|||
清潔標準 |
/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且無大腸菌 |
4.1.9制冷風機:
清潔方式 |
拆卸出風口護罩→用清潔劑擦拭清理設備內外→毛巾擦拭水漬 |
||
消毒方式 |
/ |
||
清潔頻率 |
1次/月 |
消毒頻率 |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
||
清潔標準 |
無明顯臟污 |
消毒標準 |
/ |
4.1.10拌料機:
清潔方式 |
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滌劑擦拭→清水沖洗干凈→擦拭殘留水漬。 |
|||
消毒方式 |
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臺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凈消毒毛巾擦干臺面→噴灑75%酒精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使用前后、班中1小時/次 |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輻照前半成品檢測2次/班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且無大腸菌 |
4.1.11工作服、圍裙、袖套:
清潔方式 |
工作服:蘸取洗滌劑擦洗2遍→清水漂洗3遍→懸掛晾干 塑料圍裙、袖套:用清水清洗→懸掛晾干 |
||
消毒方式 |
紫外燈殺菌≥2小時。 |
||
清潔頻率 |
工作服:≤3天/次 塑料圍裙、袖套:1次/班 |
消毒頻率 |
使用前1次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輻照前半成品檢測2次/班 |
||
清潔標準 |
目視無明顯臟污 |
消毒標準 |
菌落≤10 CFU/ml且無大腸菌 |
4.2人員消毒與交叉污染:
4.2.1洗手消毒:
清潔消毒方式 |
進車間消毒流程:清水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清水沖洗→平放在50-100ppm的消毒液中浸泡20秒(鞋底腳踏池消毒20秒)→清水沖洗→干手器烘干→75%酒精噴淋涂抹均勻 |
清潔消毒頻率 |
進車間前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或視頻回放,1次/班 人手涂抹,1次/周 |
清潔消毒標準 |
人手涂抹檢測菌落≤10 CFU/人,大腸菌群為0 |
4.2.2車間內操作人手
清潔消毒方式 |
開工前:投料人員的手部先戴→雙塑料手套→再戴→雙定睛手套→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涂抹均勻。 班中: 1、在接觸非食品接觸面后,再接觸食品或食品接觸面時,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2、在接觸落地產品后,出車間洗手消毒。 3、上機前,投料人員均需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
清潔消毒標準 |
人手涂抹檢測菌落≤10 CFU/人,大腸菌群為0 |
4.2.3其他人員:除內包操作人員以外僅允許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品控、廚房指定人員進入內包間并按照洗手消毒流程操作;非生產操作人員禁止直接接觸半成品,必要情況下在陪同人員指導下采用75%酒精噴灑涂抹均勻。
4.2.4返工、撕袋產品:
4.2.4.1返工產品:統一收集轉運至廚房處理;
4.2.4.2撕袋包裝產品:在撕袋前用200-300ppm二氧化硫消毒液浸泡≥20秒后再撕袋,撕袋后,用指定設備在常規正常產品生產結束后進行包裝,并在包裝后按照班前流程對食品接觸面進行消毒;
4.3環境消毒:
4.3.1內包間環境:
4.3.2更衣室環境:工作服懸掛于衣架上,每日生產結束后開啟紫外燈消毒≥2小時,停產開班前新增20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熏蒸;
清潔方式 |
墻壁/地面:清掃地面料渣-毛巾擦拭墻面、專用拖布清理地面 |
||
消毒方式 |
每日采用臭氧消毒≥2小時,停產開班前新增20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熏蒸; |
||
清潔頻率 |
班后:1次/班 |
消毒頻率 |
班前:1次/班 |
檢查頻率 |
現場觀察:管理人員、現場品控≥1次/班; 微生物檢測:空氣沉降檢測,停產三天后開工前1次,連續生產1次/周 |
||
清潔標準 |
目視干凈 |
消毒標準 |
菌落≤10CFU/皿 且無霉菌 |
4.4檢驗與判定標準
采樣點 |
檢測樣 |
采樣數量 |
檢測頻率 |
合格標準 |
停產標準 |
|
菌落總數 |
大腸菌群 |
菌落總數 |
||||
內包間 |
空氣沉降 |
至少5個點/間 |
1次/周 |
≤10CFU/皿 ,不得檢出霉菌 |
/ |
≥30CFU/皿 或者霉菌檢出>10個/皿 |
包裝機等食品接觸面 |
3個點 |
≤10CFU CFU/100cm2 |
/ |
≥1000 CFU/ml或檢出大腸菌 |
||
內包材(殺菌后) |
1個點 |
≤10 CFU/100cm2 |
/ |
|||
工作服 |
2人/次 |
≤10 CFU/100cm2 |
/ |
|||
人手 |
2-3人/臺(全員覆蓋/月) |
≤10 CFU/人 |
不得檢出 |
|||
壓縮空氣 |
1個點 |
2次/月 |
≤10 CFU/皿 |
/ |
||
外包車間 |
未輻照產品(上午、下午各1個樣) |
2個樣 |
1次/班 |
≤100 CFU/g |
不得檢出 |
五、檢驗結果處理
5.1品控部化驗員每日將檢驗結果截圖發送至相關群內并通知相關負責人;
5.2如達到停產標準則以審批流程形式通知生產部門,并由品控部和生產部共同制定相關糾正預防措施,直至改善合格。
六、獎懲規定
6.1生產部每月對生產工藝、清潔消毒流程進行培訓考核,要求合格率100%,未通過考核人員禁止上崗:(按季度核算)
6.1.1第一次違規:生產組長負激勵100元/次,生產主管負激勵50元/次,并停機培訓考核;
6.1.2第二次違規:生產組長負激勵200元/次,生產主管負激勵100元/次,并停機培訓考核;
6.1.3第三次違規:生產組長負激勵200元/次,生產主管負激勵100元/次,并停機培訓考核,調整崗位。
6.2設備工器具檢測:(按月度核算)
6.2.1第一次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組長50元/點位;
6.2.2第二次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組長100元/點位,并負激勵生產主管50元/點位;
6.2.3第三次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組長200元/點位,并負激勵生產主管200元/點位,生產部經理100元/點位,現場品控負激勵50元;
6.2.4發生三次以上:除按第三次標準負激勵外,組長薪點工資、生產主管及生產經理當月績效工資按50%扣罰。現場品控負激勵100元,品控經理負激勵50元。
6.2.5連續一個月均合格,獎勵班組400元/次,現場品控50元/次。
6.2.6不合格事項均須由責任班組在檢驗結果公布3個工作日內制定并上報書面糾正預防措施;
6.2.7工器具未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清潔、消毒、防護、放置,對責任人處以100元/次負激勵,并要求現場停產,培訓并整改合格后方可繼續生產.
6.3空氣沉降不合格:第一次不予處罰,自第二次起,每個采樣點負激勵當值生產班組100元/次,第三次起按200元/次進行負激勵;
6.4人手涂抹檢測:
6.4.1結果不合格:員工本人負激勵50元/次,管理人員(含品控)涂抹不合格負激勵100元/次;若同一人員當月內重復發生涂抹檢測不合格,自第2次起,負激勵翻倍;
6.4.2連續一個月均合格,獎勵班組200元/次。
6.5未輻照產品(按周核算):
6.5.1第一次出現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班組50元/次,由組長在1個工作日內提報處罰人員明細,超過1個工作日未提供,自動由生產組長承擔。
6.5.2第二次出現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班組100元/次,生產主管50元/次,由組長在1個工作日內提報處罰明細,超過1個工作日未提供,自動由生產組長承擔。
6.5.3第三次出現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班組200元/次,生產主管100元/次,由組長在1個工作日內提報處罰明細,超過1個工作日未提供,自動由生產組長承擔。
6.5.4第四次出現不合格:負激勵生產班組200元/次,生產主管100元/次,現場品控50元/次,由組長在1個工作日內提報處罰明細,超過1個工作日未提供,自動由生產組長承擔;并停機整頓。
6.5.5連續一周合格,獎勵班組200元;連續一個月均為合格,除班組正常每周獎勵金額外,額外對班組進行200元獎勵,對生產主管獎勵300元,對現場品控獎勵200元。
6.6未按照進入車間清潔消毒規定流程進入內包工序者,按100元/次/人進行負激勵;
6.7品控部采樣、檢驗規定:
6.7.1化驗員未按規定進行采樣檢驗,負激勵50元/次;未按時公布相關檢驗結果,化驗員負激勵10元/次;
6.7.2化驗員在現場采樣期間發現導致微生物超標風險隱患,提報并經整改驗證確認有效的,按200元/次進行獎勵;
6.8現場不配合采樣人員,相應人員負激勵200元/次;
6.9因個人原因導致質量損失的按照公司相關制度執行。
七、附則
7.1本制度至下發之日起開始執行。
7.2 本規定的最終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
7.3相關文件:《事故追償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