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績效考核有三大目的:目標溝通、績效改善與優勝劣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績效改善。
精益績效改善包括成本改善、質量改善等。而且供應商質量的改善,能夠幫助供應商從源頭上持續不斷地改進產品質量,降低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與質量成本,增強產品質量的競爭力。
持續改善供應商質量的步驟如下:
1 優化供應商的數量
企業的傳統做法是對同一物料采用多家供應商,以便對供應商施加壓力,從而獲得較低的進價。這樣好像能獲得比較低的價格,但只對標準化普通產品有效,而且這樣的標準化普通產品完全可以打包給第三方機構,這樣總成本更低。因為在精益供應鏈持續改善思想的指導下,企業需將資源花在最有價值的工作上,而非在簡單的標準件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隨著與供應商合作的程度加深,許多企業通過減少供應商數量、優化供應商績效能力、集成采購擴大供應商供貨量,來幫助供應商獲得規模效益,確保雙方都能從低成本中獲得長遠利益。
當然,同一種產品的供應商數量最終應根據產品的重要程度、市場供應狀況與供應商可靠程度進行確定。企業要在綜合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礎上,尋求平衡的供應商數量。
2 拓展溝通網絡,反饋改善點
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應僅限于點對點的溝通,還應根據雙方合作的深入程度,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溝通網絡。為此,企業應積極利用當今發達的信息通信技術,面向供應商建立高效、便捷的溝通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以此不斷優化工作質量、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
例如在進料檢驗中,企業應根據發現的問題的嚴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溝通反饋措施。
(1)對于輕微的不影響產品功能、裝配等關鍵項目的質量異常,企業應知會供應商進行改善。
(2)對于可能影響產品的生產效率,甚至會降低產品功能等不良問題的一般質量異常,企業應知會供應商進行改善,并要求其提供糾正整改報告,
(3)對于可能導致生產停線、產品功能失效或存在安全隱患、引起客戶投訴等問題的嚴重的質量異常,企業需讓供應商派員到現場處理,并要求當場給出解決方案。同時,還應要求供應商提供糾正整改報告。
3 出現不合格品情況時如何處置
在與供應商長期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必然會從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中發現不合格品。在精益供應鏈思想中,出現問題就是改善的重大“機會”。正確判定與處理不合格品,有助于長期持續改善供應商的質量,企業應立刻深入“不合格深水區”進行分析。
如在供應商生產和運輸的過程中,設備損壞、原材料不合格、工藝控制不嚴格、人員疏漏、包裝防護缺乏、搬運過程損傷等都會導致出現不合格品。根據上述原因,不合格品質量責任的歸屬劃分也不盡相同,處理方式以及防范措施也差異巨大。
某企業通過對進廠物料的抽樣檢驗,發現其中存在不合格的產品,于是根據協議條款拒絕接收該產品并進行了深入分析。不久后該企業發現,這些不合格物料的產生,與企業自身搬運不當、堆放不合理有密切關系。上述兩種不合格原因,雖然表象接近,但卻需采取不同的處置方法,以確保改善到位。
4 建立供應商質量動態檔案
具備一定規模的制造企業,其進料檢驗人員較多、分工細致,團隊協作更為積極,適合于采用供應商質量動態檔案來改善質量。
在建立供應商質量動態檔案時,可以根據物料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供應商進行分類。如有足夠的人力支持,建議采用前一種方法,這樣有助于查找和使用歷史記錄。中小規模的企業則可以按照后一種方法,采取建立進料日志的形式,建立質量動態檔案,以關注供應商發生異常批次的情況和處理措施。
5 跟進改善效果
檢查、匯總、歸類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改善質量。
對供應商的改善效果加以有效跟進,是確保它們能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有效手段。常見的跟蹤改善效果的方法如下:
(1) 建立供應商改善跟蹤表。
企業建立供應商改善跟蹤表,如表1所示,有利于提醒自己的員工有針對性地對改善項目進行驗證,同時能記錄供應商的改善狀況和企業對供應商改善效果的認可程度,也有利于對供應商改善項目進行分析與追溯。
供應商 | 改善項目 | 驗證時間 | 驗證方法 | 驗證結果 | 企業認可程度 | 備注 |
供應商改善跟蹤表
(2) 完成改善措施報告。
對要求供應商改善的項目,供應商應提交改善措施報告,其中包括改善措施的內容、改善計劃進度等。
為驗證供應商是否能真正落實這些承諾,企業應進一步通過進料檢驗來驗證項目內容,判斷供應商的改善措施是否到位,并形成具體的證明文件。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精益供應鏈實施過程中,企業除了要督促供應商改善之外,也應與供應商一起共同推進改善。
(3) 及時進行反饋。
針對供應商進行的改善,企業檢驗人員或團隊應及時將檢驗結果通知供應商。
發現有改善效果后,無論其是否完全達到企業的要求,都應及時知會供應商,告知企業對其改善效果的認可程度、是否需繼續改善、再改善的具體要求等。
如供應商的改善效果滿足了企業的要求,也應及時通知供應商,告知其改善效果顯著,希望能按改善后的效果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