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特性波動
某個員工,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臺設備機器上所生產出來的同一種零件,其質量特性值不會完全一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產品質量特性值的波動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產品質量具有“波動性”特點。那人員不同、材料批次不同、設備不同呢?質量波動會不會更大?
造成產品質量的波動的原因主要有六個因素:人(Man)、機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測量(Measurement)/環境(Environment)。這也是工業制造企業管理中所講的六要素。由于這六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所以常簡稱為5M1E。
在現場管理中,這六個要素需要現場的管理者、班組長和關鍵崗位員工特別注意。
人、機、料、法、環、測的六項分析不是獨立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六要素只要有一個發生改變就必須重新計算。
二、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人的分析
① 技能問題?
② 制度是否影響人的工作?
③ 是選人的問題?
④ 是培訓不夠嗎?
⑤ 是人員對公司心猿意馬嗎?
⑥有責任人嗎?
人是生產管理中最大的難點,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論中討論的重點,圍繞著"人"的因素,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 加強“質量第一、用戶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戶”的質量意識教育,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
② 編寫明確詳細的操作流程,加強工序專業培訓,頒發操作合格證;
③ 加強檢驗工作,適當增加檢驗的頻次;
④ 通過工種間的人員調整、工作經驗豐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員的厭煩情緒;
⑤ 廣泛開展QCC品管圈活動,促進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進能力。
02、機的分析
① 選型對嗎?
② 保養問題嗎?
③ 給機器的配套對應嗎?
④ 做機器的人對嗎?機器的操作方法對嗎?機器放的環境適應嗎?
“機”指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工具等輔助生產用具。生產中,設備是否正常運作,工具的好壞都是影響生產進度、產品質量的又一要素。好的設備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 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測機器設備的關鍵精度和性能項目,并建立設備關鍵部位日點檢制度,對工序質量控制點的設備進行重點控制;
② 采用首件檢驗,核實定位或定量裝置的調整量;
③ 盡可能培植定位數據的自動顯示和自動記錄裝置,減少對工人調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賴。
3、料的分析
① 是真貨嗎?
② 型號對嗎?
③ 有保質期嗎?
④ 入廠檢驗了?
⑤ 用的符合規范嗎?
⑥ 料適應環境嗎,料與機器配合的了嗎,料和其它料會不會互相影響?
“料”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產品用料。現在的工業化生產,分工細化,一般都有幾種甚至幾十種配件或部件由幾個部門同時運作。當某一部件未完成時,整個產品都不能組裝,造成裝配工序停工待料。因此在生產管理的工作中,必須密切注意前工序送來的半成品、倉庫的配件以及自己工序的生產半成品或成品的進度情況。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 在原材料采購合同中明確規定質量要求;
② 加強原材料的進廠檢驗和廠內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檢驗;
③ 合理選擇供應商(包括“外協廠”);
④ 搞好協作廠間的協作關系,督促、幫助供應商做好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
4、法的分析
① 是按正確的方法做的嗎?
② 看的明白嗎?
③ 寫的明白嗎?
④ 方法適合嗎?
⑤ 有明確的法規嗎?
⑥ 方法是給對應的人嗎?
⑦方法在這個環境下適用嗎?
法,顧名思義,指法則,生產過程中所需遵循的規章制度。它包括:工藝指導書,標準流程指引,生產圖紙,生產計劃表,產品作業標準,檢驗標準以及各種操作規程等,作用是規范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及時準確地反映產品質量的要求。嚴格按照規程作業,是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的重要前提。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 保證定位裝置的準確性,嚴格首件檢驗,并保證定位中心準確,防止加工特性值數據分布中心偏離規格中心;
② 加強技術業務培訓,使操作人員熟悉定位裝置的安裝和調整方法,盡可能配置顯示定位數據的裝置;
③ 加強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實行強制更換制度;
④ 積極推行控制圖管理,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調整;
⑤ 嚴肅工藝紀律,對貫徹執行操作規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⑥ 加強工具工裝和計量器具管理,切實做好工裝模具的周期檢查和計量器具的周期校準工作。
5、環的分析
① 在時間軸上環境變了嗎?
② 光線、溫度、濕度、海拔、污染度考慮了嗎?
③ 環境是安全的嗎?
④ 環境是人為的嗎?小環境與大壞境能并容嗎?
環,指環境。所謂環境,一般指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干擾、振動、照明、室內凈化和現場污染程度等。在確保產品對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外,還要做好現場的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產,為持久地生產優質產品創造條件。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有生產現場環境衛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②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線等符合生產技術文件要求。
③生產環境中有相關安全環保設備和措施,職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④生產環境保持清潔、整齊、有序,無與生產無關的雜物。可借鑒5S相關要求。
⑤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齊存放。
⑥相關環境記錄能有效填報或取得。
6、測的分析
① 是否指定了責任人?
② 是否采用規定的測量工具?
③ 是否在指定的測量點?
④ 是否運用正確的測量方法?
⑤ 按照一定的頻次進行了測量?
⑥ 有記錄嗎?
測,主要指測量工具、測量方法以及經過培訓和授權的測量人。使用指定的并經過定期檢驗的測量工具,統一規范的測量方法,保證同一測量點、同一測量工具、不同測量人所測出的數據誤差最小化。生產過程要對測量的數據進行記錄。
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 確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準確度,選擇使用的、具有所需準確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測試設備;
② 定期對所有測量和試驗設備進行確認、校準和調整;
③ 規定必要的校準規程。其內容包括設備類型、編號、地點、校驗周期、校驗方法、驗收方法、驗收標準,以及發生問題時應采取的措施;
④ 保存校準記錄;
⑤ 發現測量和試驗設備未處于校準狀態時,立即評定以前的測量和試驗結果的有效性,并記入有關文件。
三、5M1E的應用
1、問題的層次性
① 對人機料法環測的初步定性
② 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③ 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機料法環測的分析
④ 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對二次定性結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用人機料法環測的分析方法
⑤ 多問幾個為什么
舉例:
① 發現地上的機油
② 定性為人機料法環中的“機器”問題
② 定性為人機料法環中的“機器”問題
③ 機器油問題的原因不是使用“人“” 法”“環”的問題,而是“機”本身是假冒產品
④ 假“機”的原因是買的“人”有問題
⑤ 為什么“人”有問題呢?
⑤ 為什么“人”有問題呢?
⑥ 是沒有監督的“法”
2、工具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1) 特性要因圖只是原因分析部分
2) 后面應還有深入的解決措施(按照糾正預防法還要有原因分析、糾正措施、完成情況、舉一反三、系統杜絕)
3)人機料法環測的方法只是走了糾正預防的第一步,把它當作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可能解決好問題的。
4)特性要因圖(魚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