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作業流程難以有效實施和維持
1、員工素養與習慣問題
許多企業在推行三體系管理時,面臨標準作業流程難以有效實施和維持的困境。這首先與員工的基本素養和行為習慣有關。在企業中,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對于新的標準作業流程的接受程度不同。例如,一些老員工可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工作方式,對新的三體系管理要求下的標準作業流程存在抵觸情緒。他們可能覺得新流程繁瑣,增加了工作負擔,而不愿意去遵守。比如在一家傳統機械制造企業,老員工在操作機床時,習慣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而對于新的基于三體系管理制定的操作流程,如詳細的設備檢查清單、操作步驟記錄等,認為是多此一舉,從而不按照規定執行。
員工的培訓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企業沒有對員工進行深入、系統的三體系管理標準作業流程培訓,員工就難以理解流程的意義和操作方法。例如,企業只是簡單地發放一些操作手冊,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演示和答疑解惑,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就容易出錯。以環境管理體系中的危險廢物處理流程為例,如果員工沒有經過充分培訓,就可能會錯誤地分類危險廢物,導致環境風險增加。
2、缺乏持續監督與改進機制
在標準作業流程的推行過程中,缺乏持續的監督機制是一個難點。企業往往在開始推行時比較重視,會安排人員進行檢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監督力度逐漸減弱。例如,一家企業在推行質量管理體系時,初期會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點進行頻繁檢查,但過了一段時間后,由于人員變動或者工作重點轉移,檢查次數減少,一些質量問題就可能被忽視。
沒有建立有效的改進機制也是問題所在。當發現標準作業流程存在問題時,企業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就會導致流程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的實際運營。例如,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企業的產品結構可能發生改變,原有的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抽樣檢驗流程可能不再適用,但如果企業沒有及時根據新的產品結構對抽樣檢驗流程進行改進,就會影響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
二、領導支持不足
1、生產與體系管理的權衡
在一些企業中,領導可能更關注生產效益,認為三體系管理會耽誤人力物力,影響生產進度。例如,在訂單旺季,企業領導可能覺得進行三體系管理相關的培訓、內部審核等活動會占用員工的工作時間,從而影響產品的按時交付。他們更傾向于將資源投入到生產環節,以獲取更多的訂單收入。這種觀念的存在使得三體系管理在企業中的推行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領導對三體系管理的認識不足也是一個因素。有些領導可能沒有深入了解三體系管理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只看到短期的成本投入,而忽視了其帶來的潛在效益。比如,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環境管理體系的良好實施有助于企業滿足環保法規要求,避免環保處罰,同時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夠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但如果領導沒有認識到這些潛在效益,就不會積極支持三體系管理的推行。
2、領導示范作用缺失
領導在企業中具有示范帶頭作用,如果領導自身不積極參與三體系管理,就很難帶動全體員工參與。例如,在企業的內部審核活動中,如果領導不重視,不參加審核啟動會,不關注審核結果的整改情況,員工就會覺得三體系管理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相反,如果領導能夠親自參與到體系管理中,如帶頭學習三體系管理知識,參加內部審核活動,員工就會更加重視體系管理工作。
三、以過程為基礎的管理難以落實
1、理論與實際的脫節
三體系管理強調以過程為基礎,即將體系文件運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指導過程的正確、有序運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存在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問題。例如,企業制定了詳細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其中包括了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各個過程的管理要求,但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各種原因,這些要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可能是因為市場需求的突然變化,企業為了趕訂單而忽視了部分質量控制環節;或者是部門之間的協調不暢,導致原材料采購不符合設計要求,影響了生產過程。
企業在將以過程為基礎的管理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時,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要識別工作場所的危險源并進行風險評估,這需要企業采用合適的風險評估方法,如LEC法(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等,但很多企業由于缺乏專業的人員或培訓,無法準確地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導致以過程為基礎的管理難以有效落實。
2、過程管理的動態性把握不足
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動態變化的,隨著市場環境、技術進步、員工素質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但很多企業在三體系管理中沒有充分考慮到這種動態性。例如,隨著新技術的引入,生產工藝可能發生改變,原有的環境管理體系中的污染物控制措施可能就不再適用。如果企業不能及時調整管理過程,就會出現管理漏洞。再如,員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后,原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一些防護措施可能過于繁瑣,影響工作效率,此時需要根據員工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企業往往未能及時做到這一點。
四、全員參與度低
1、員工對體系管理的誤解
很多企業的員工存在對三體系管理的誤解,認為體系管理是質量部門或者專門管理部門的事情,與自己沒有關系。例如,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生產部門的員工可能覺得只要按照生產主管的要求生產出產品就可以了,至于產品是否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是質量部門的事情。這種誤解導致員工缺乏參與三體系管理的積極性。
員工沒有認識到三體系管理對自身工作的積極影響。實際上,三體系管理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面)、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益從而間接影響員工的收入等。但由于缺乏宣傳教育,員工不了解這些潛在的好處,所以不愿意主動參與到體系管理工作中。
2、缺乏激勵機制
企業缺乏激勵員工參與三體系管理的機制。如果員工在體系管理工作中表現優秀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而違反體系管理要求也沒有受到懲罰,就會導致員工對體系管理工作缺乏重視。例如,在環境管理體系中,如果員工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措施,如提出合理的節能建議或者在工作中自覺遵守廢棄物分類規定,但企業沒有給予獎勵,如獎金、榮譽稱號等,員工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從而降低參與的積極性。
五、過程記錄不被重視
在三體系管理中,過程記錄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很多企業存在對過程記錄不重視的問題。
一方面,員工在填寫過程記錄時數據不真實。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達到產量指標或者避免麻煩,員工可能會虛報生產數據,如將不合格產品數量少報。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員工可能會隱瞞工作中的安全事故隱患情況,這會給企業的安全管理帶來很大的風險。
另一方面,過程記錄的填寫不規范。例如,字跡潦草、隨意涂改等現象較為普遍。這使得記錄的可讀性差,當企業需要對生產過程進行追溯或者進行內部審核、外部審核時,難以從這些不規范的記錄中獲取準確的信息。例如,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產品檢驗記錄如果填寫不規范,就無法準確判斷產品的質量狀況,也難以發現質量問題的根源。